跳到主要內容
災害防救韌性科技方案
成果申報專區
最新消息
方案介紹
方案緣起
方案目標
運作架構
課題規劃
推動方式
預期成果
過去方案
數位資料
災防資料庫
創服時期相關網頁
科研技術
風險評估
各類災害情境模擬
防災技術推廣手冊
其他資料
成果應用
期末成果
年度代表成果
方案統計資料
公開資料
參與方案計畫
下載專區
成果申報專區
:::
年度代表成果
首頁
成果應用
年度代表成果
適用對象
災害類型
水災
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災害
高屏溪流域促崩降雨門檻分析
年度
109年度
綱要計畫
年度
細部計畫
集水區尺度坡地土砂運動之地表振動訊號監測研究年度
主管單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執行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
對應課題
(舊)課題四:精進防災科研技術
產出成果類別
產出成果型態
自評等級
成果內容說明
使用成功定位於高屏溪流域內之48起崩塌事件進行促崩降雨門檻分析,各項涵蓋5%資料之降雨門檻如下:
(1)I-D法:I = 6.526 D^(-0.116)
(2)Re-D法:Re*D = 4989.12 mm×h
(3)Re-I法:Re*I = 684.97 mm^2/h
實際防災落實應用情形
本計畫提供降雨強度、降雨延時、有效累積雨量、土壤水分指數及水位與崩塌發生時間之關聯性,加上前期計畫雨量分析之結果,以降雨延時、有效累積降雨及土壤水分指數的第三桶水與大規模崩塌的發生可能有顯著的關聯性,因此本計畫成果可提供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參考,針對後續大規模崩塌降雨門檻的設置可以著重於上述三項降雨因子,Re-D分析法可能有較高的機會發展為大規模崩塌防災應用之警戒雨量方法。
相關佐證資料
圖片1
圖片1說明
高屏溪流域之大規模崩塌促崩降雨門檻分析
圖片2
圖片2說明
高屏溪流域土壤雨量指數與各桶水深深度之分布
回上一頁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