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 |
109年度 |
綱要計畫 |
海洋及交通運輸防災技術研究(3/4)年度 |
細部計畫 |
花蓮海岸公路浪襲預警及防災應用技術之研究(1/2)-浪襲預警系統建置年度 |
主管單位 |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港灣技術研究中心 |
執行單位 |
國立中山大學 |
對應課題 |
|
產出成果類別 |
|
產出成果型態 |
|
自評等級 |
|
成果內容說明 |
本研究結合文字探勘的技術蒐集浪襲海岸公路的新聞資料,以關鍵字「浪襲+花蓮」、「浪襲+台11線」、「颱風+壽豐+豐濱+吉安」作為檢索並分析找出易致災之路段,在台11線主要為人定勝天段。該路段因離海岸較近,容易受颱風海浪影響,且常為公路總局公告之浪襲路段。另外使用了XBeach模式對台11線8個離海岸較近的區段進行類颱風的海況模擬。結果顯示在8個區域中,人定勝天段段最易受到海浪侵襲。 COBRAS模式在人定勝天段7個道路斷面共進行2076個浪襲模擬。就道路溢淹而言,大致呈現入射波高越高,入射週期越大,初始水位越高的情境越易產生溢淹。另外道路高程越低、離岸越近越易出現溢淹。除了62K+220站不管在哪種潮位皆易發生溢淹之外,當潮位在1m以下時,61k+300站較易出現溢淹;而潮位2m以上時,61K+700站較易發生溢淹。根據2018年3月到2020年9月的潮位和波浪模式預報搭配情境資料庫的結果顯示該期間最容易發生溢淹的地點為62K+220和61k+300。研究結果以花蓮海岸公路通行安全預警之網頁呈現,可供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作為颱風期間浪襲封路的決策輔助的參考。
|
實際防災落實應用情形 |
根據各種海況條件模擬所得的溢淹距離表(表4.1到表4.14)建置之花蓮海岸公路浪襲預警系統人定勝天段之網頁視窗,可供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作為颱風期間浪襲封路的決策輔助的參考。 |
相關佐證資料 |
|
圖片1 |
 |
圖片1說明 |
61K+380站的COBRAS道路浪襲模擬在第192到198秒發生越波事件,模擬條件為入射波波高10m,週期14秒且初始水位2m |
圖片2 |
 |
圖片2說明 |
花蓮海岸公路通行安全預警系統人定勝天段之網頁視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