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 |
111年度 |
綱要計畫 |
強化核能電廠除役管制技術及環境輻射之研究(4/4)年度 |
細部計畫 |
海陸域環境輻射調查與國民輻射劑量評估(4/4)年度 |
主管單位 |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
執行單位 |
輻射偵測中心 |
對應課題 |
|
產出成果類別 |
|
產出成果型態 |
|
自評等級 |
|
成果內容說明 |
111年國民輻射劑量評估之服務量化統計: A. 醫療輻射:醫療輻射包含電腦斷層、核子醫學診斷、及一般傳統X光、等放射診斷檢查。其醫療輻射所導致的國民輻射劑量結果為每年1.512毫西弗,佔整體國民輻射劑量的33.74%。 B. 天然背景輻射:天然背景輻射主要分成氡氣、宇宙輻射及攝食等天然輻射之曝露來源。體內輻射曝露主要由攝食所導致,其所導致的個人年有效劑量為0.73毫西弗。總共因為天然背景所導致的國民輻射劑量為每年2.736毫西弗。 C. 產業活動:主要評估核設施、燃煤電廠、跟使用肥料所導致的輻射曝露等三項。核設施部分的集體有效劑量為每年0.00917人-西弗,轉換成國民輻射劑量遠小於百萬分之一(10-6)毫西弗;燃煤電廠部分的量測結果皆小於最小偵測限值;農業肥料部分,推估國民輻射劑量為2.5*10-5毫西弗。 D. 消費性產品主要重新評估(1)吸菸行為及(2)飛航活動等兩項消費行為所導致的輻射曝露,消費性產品所導致的國民輻射劑量為每年0.058毫西弗。 E. 職業曝露:職業曝露包含天然射源及人工射源之工作人員,人工射源的職業曝露之集體有效劑量為每年6.67人-西弗。民用航空的從業人員會因職業的關係有較高的宇宙射線劑量,推算出民用航空之集體有效劑量約為每年21.236人-西弗。綜上,職業曝露國民輻射劑量為平均每位國民每年0.00118毫西弗。
|
實際防災落實應用情形 |
1.完善環境輻射資料庫,提供政府防救災決策參考。 2.建立國民背景輻射劑量基準,提升國內輻射度量能力並做為民眾溝通之佐證參考。
|
相關佐證資料 |
|
圖片1 |
 |
圖片1說明 |
各種輻射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