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 |
110年度 |
綱要計畫 |
基礎科學研究計畫-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發展計畫(1∕1)年度 |
細部計畫 |
災害事件典藏分析年度 |
主管單位 |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
執行單位 |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洪旱組 |
對應課題 |
|
產出成果類別 |
|
產出成果型態 |
|
自評等級 |
|
成果內容說明 |
(1)110年災害潛勢地圖網頁資料更新: 本年度(110)完成更新五項圖資和三項警戒值,其中包括水保局土石流潛勢溪流1726條及其影響範圍,公路總局重點監控路段及橋梁,以及災防科技中心收整之近五年歷史坡地與淹水災害點位。 (2)災害潛勢地圖網站改版: 災害潛勢地圖網站在開發的過程中,為了符合目前大眾在網路上吸收知識的習慣,不僅要操作順手、瀏覽方便,網站的設計不但要吸引民眾,內容也要淺顯易懂,並隨著各種瀏覽器的發展及電子產品研發,在網站架構上,需隨著時代演進。因此,導入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 UX)開發方法,依據使用產品或系統或服務的表現出的行為、態度、與情緒的經驗,依此目標規劃網站使用者經驗操作流程。 |
實際防災落實應用情形 |
災害潛勢地圖網站(https://dmap.ncdr.nat.gov.tw/)已上線正式服務,並持續落實防災推廣等,如全國科展及臺灣科學節(教育部及科技部共同舉辦)進行推廣,以及111年納入高中普通地理教科書,包含龍騰出版社、翰林出版社、南一出版社等,預計2-6月使用 |
相關佐證資料 |
|
圖片1 |
 |
圖片1說明 |
在三維圖臺方面結合Mapbox元件進行套疊測繪中心LOD1建物展示,並在地圖查詢新增「潛勢分析」功能,當民眾輸入查詢地址按下潛勢分析功能,即可得到該查詢位置是否位於各項潛勢範圍,以及即時示警,當淹水或土石流警戒發布時,圖台上可顯示當下水利署及水保局發布之警戒範圍,以供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