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 |
111年度 |
綱要計畫 |
坡地防災與保育科技研發年度 |
細部計畫 |
臺灣中部區域之崩塌地動訊號觀測及延伸應用研究年度 |
主管單位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
執行單位 |
國立成功大學 |
對應課題 |
|
產出成果類別 |
|
產出成果型態 |
|
自評等級 |
|
成果內容說明 |
將促崩降雨參數進行一般常見的雙因子門檻值的統計分析。將定位成功資料與歷年崩塌目錄進行配對之後,確定其崩塌發生時間與位置,進而蒐集雨量資料,進行促崩降雨條件分析,臺灣中部地區分析出的促崩降雨門檻。本計畫針對中部地區製作的Ia-D 降雨門檻曲線較先前門檻低,但由前期計畫所得之Ia-D曲線也能作為中部的23處崩塌的降雨門檻。
|
實際防災落實應用情形 |
大規模崩塌的防減災策略已進入區域尺度或坡地尺度,針對高風險地區或邊坡持續各項的觀測工作,並修正雨量警戒基準。 |
相關佐證資料 |
|
圖片1 |
 |
圖片1說明 |
Ia-D降雨門檻: Ia = 7.16 D-0.19 Re-D降雨門檻: Re與D之乘積值為39278 mm×h Ia-Re降雨門檻: Re與Ia之乘積值為5470 mm^2/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