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 |
110年度 |
綱要計畫 |
建築工程技術發展與整合應用計畫年度 |
細部計畫 |
建築耐風設計規範之載重組合及簡易風力修正研究年度 |
主管單位 |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
執行單位 |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
對應課題 |
|
產出成果類別 |
|
產出成果型態 |
|
自評等級 |
|
成果內容說明 |
提出「建築物耐風設計規範及解說」之2.12及2.13修正公式。但我國規範第一版承襲美國規範架構而來,定義了順風向風力計算方式。而後於第二版中納入了日本規範的橫風向與扭轉向風力計算方式。如今最新版的美國規範實際上已經跟過去我國規範第一版所參考的版本內容相差甚多,架構也已完全不同。相互比較之下,反倒我國規範的架構與日本規範或者歐洲國家多採用的ISO規範較為相近。研究團隊認為,我國規範在下一版的修訂中,應首先探討整個架構的問題,然後再討論細部修訂,如此規範的修訂才能有條不絮,遵循穩定的發展。 |
實際防災落實應用情形 |
參考日本規範或ISO規範的作法,並且採用本研究提出的三種方法其中一種作為風力組合的模式,簡化風力組合時的繁複過程。 |
相關佐證資料 |
|
圖片1 |
 |
圖片1說明 |
研究團隊提出三種不同方法以載重直接進行組合的方式,與動力分析結果進行比較。其結果雖然相較於日本規範及ISO規範採用結構效應組合的方式來得稍偏保守,但採用外力直接進行組合的方式較為快速且同樣具有與動力分析結果相同的變化趨勢,採用外力組合的程序的確可以具有一定的準確度且執行效率變快。
|
圖片2 |
 |
圖片2說明 |
簡易風力可以改用放大順風向風力的風載重效應的方式來涵蓋橫風向及扭轉向風力的作法。此作法在日本規範及ISO規範均已執行又十分快速便利。倘若不採納第一個建議,則至少需採納本研究提出的簡易扭轉向風力計算式。此修正計算式結果較符合風洞實驗進行動力分析結果,在高寬比3的門檻上,也沒有所謂過大斷層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