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災害防救韌性科技方案
成果申報專區
最新消息
方案介紹
方案緣起
方案目標
運作架構
課題規劃
推動方式
預期成果
過去方案
數位資料
災防資料庫
創服時期相關網頁
科研技術
風險評估
各類災害情境模擬
防災技術推廣手冊
其他資料
成果應用
期末成果
年度代表成果
方案統計資料
公開資料
參與方案計畫
下載專區
成果申報專區
:::
參與方案計畫
首頁
公開資料
參與方案計畫
適用對象
中央政府(部會)
災害類型
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災害
崩塌地動訊號辨識技術應用於大規模崩塌雨量警戒值分析之研究
年度
107年度
主管單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執行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
預算來源
科技經費
執行經費(仟元)
NT$1000.00
執行期間(起&迄)
2018/1/1~2018/12/31
計畫主持人
林冠瑋
計畫重點描述
必要工作項目
1. 將台灣地震網紀錄辨識崩塌地動訊號年度延伸至106年,藉此增加促崩雨量分析之案例數,更新全島山區尺度的大規模崩塌雨量門檻值。
2. 回顧水保局2003年至今所調查之淺層崩塌及土石流事件是否可由鄰近地震站發現崩塌地動訊號,作為修正或調整雨量警戒值分析之依據。
3. 以現有地震網與雨量觀測站,建立高屏溪山區地震站及雨量站整合觀測模式,提出快速判釋及分析雨量警戒值的標準工作流程。
預期成果產出
1. 透過機器學習技術,精進地表振動訊號收集、資料快速判讀,彙整可由地動訊號辨識獲得之崩塌,並歸納這些可由地動訊號辨識出之崩塌的訊號特徵,進而持續更新特徵訊號的訓練檔。
2. 利用地動訊號分析結果、崩塌發生之降雨條件分析成果,搭配臺灣寬頻地震網之建置狀況與條件,完成崩塌地動訊號辨識技術應用於大規模崩塌雨量警戒值之分析。
對應方案課題
其他
檔案下載
[無相關檔案]
回上一頁
返回頂端